一、三国杀名将传水镜搭配谁厉害

1、甘宁为主将,水镜先生为军师。理由是:

2、一、甘宁是东吴大将,武功高强,骁勇善战。他年少有为,长期跟随孙策、孙权征战,久经沙场,屡立战功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敢闯敢冒,带二十骑就敢闯曹营,颇具传奇。有培养前途,适合当主将。

3、二、水镜是和诸葛亮、徐庶一起的三国时期的名士,饱读兵书精通兵法,*学多才,足智多谋。绐甘宁当军师可以。

4、三国杀作为一款**桌上游戏,有别于其他桌面游戏的*主要特色,就是身份(势力、阵营)系统。

5、身份场**有4种身份:主公、反贼、忠臣、内*。主公和忠臣的任务就是剿灭反贼,清除内*;反贼的任务则是**主公。

6、内*则要在场上先清除除主公以外的其他人物(包括其他内*),*后单挑主公。游戏开始时每个玩家随机抽取一张身份牌,抽到主公的玩家,要将自己的身份牌明示。其他人的身份牌不能被其他玩家看到。

7、国战场共有4种势力:魏、蜀、吴、群和一种特殊身份:野心家。四种势力的任务是消灭其他势力的所有角色和所有野心家;野心家与身份场的内*相似,即必须除掉所以其他人(包括其他野心家),不过无顺序要求。

二、三国杀名将传*强阵容 三国杀名将传阵容怎么搭配才好

1、三国杀名将传*强阵容三国杀名将传阵容怎么搭配

2、三国杀名将传阵容怎么搭配?主公们在游戏中迅速升级,大部分时间顺风顺水,但偶尔也会迎面遇上强敌,出现少许**情况,或无法顺利获得三星完胜,或在竞技场、矿战等PVP中屡屡吃瘪。下面就给大家带来*强阵容搭配方案,希望能帮到大家。

3、蜀国拥有强大的输出能力,阵容特色就是**输出。迅速消灭敌人,一击制胜,速战速决。

4、推荐阵容(**输出阵):马超+关羽+张飞+刘备+黄忠

5、**输出阵,强调伤害为主,凸显单秒、范围**输出。马超先手为前排提供减伤护盾,刘备强大的**和受到技能伤害给全队回血的能力,保证了队伍的存活;张飞、关羽、黄忠都拥有强大输出能力,力求尽快斩杀敌人,解决战斗。马超+黄忠、关羽+张飞两组合击的**,使得本就**的输出更为粗暴。简单**,享受秒人的快感。

6、【魏国英杰,怒气永动生生不息】

7、魏国拥有强大的回怒能力,所有的武将都拥有回怒天赋,通过合理的搭配组成“永动机”。

8、推荐阵容(万金油阵):郭嘉+曹仁+夏侯淳+荀_+张_

9、该阵容比较全面,能攻能奶能守能控制。郭嘉沉默敌方前排,曹仁晕眩敌方纵排,夏侯淳刚烈反伤且具备回血能力,张_无敌保护,荀_****。**夏侯淳+曹仁的合击,通过**的控制和保护手段,减少己方队伍受到伤害,戏弄敌人于股掌之中。

10、东吴子弟多豪杰,源于火烧赤壁和火烧连营的典故。吴国阵营的特色是灼烧,拥有强大的纵火能力,并对灼烧的目标有攻击加成和控制概率加成。

11、推荐阵容(灼烧控制阵):太史慈+陆逊+孙权+甘宁+吕蒙

12、纵火武将是吴国输出控制阵容的核心,太史慈前排纵火,陆逊后排纵火,对敌方造成全方位的打击;太史慈配合孙权、陆逊配合甘宁分别对敌人前后排造成伤害,太史慈、陆逊的全面灼烧,*大限度发挥出吕蒙攻击敌方全体附带晕眩效果的能力。太史慈+孙权、甘宁+吕蒙两组合击的**,使伤害更上一层楼。

13、群雄的阵营特色为控制、减怒,其武将技能或天赋均携带削减对手怒气的效果,且*属*共计的伤害非常突出。一边削减怒气,一边持续消耗血量,让对手*为难受。

14、推荐阵容(*伤阵):张角+公孙瓒+贾诩+于吉+袁绍

15、*伤阵围绕减怒和*伤能力展开,贾诩、于吉技能附加的中*效果对敌方造成伤害,持续2回合;张角、公孙瓒、袁绍能够控制对手,*大化发挥中*伤害效果。张角+于吉、贾诩+公孙瓒两组合击的**,大幅度提升伤害效果。

三、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,都有哪些

周瑜(175年-210年),字公瑾,庐江舒县(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)人。东汉末年名将,洛阳令周异之子,堂祖父周景、堂叔周忠,都官至太尉。身体长壮有姿貌、精音律,江东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语。

周瑜少与孙策交好,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。孙策遇刺身亡,孙权继任,周瑜将兵赴丧,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,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,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。

由此奠定了“三分天下”的基础。建安十四年(209年),拜偏将军,领南郡太守。建安十五年(210年)病逝于巴丘,年仅36岁。

甘宁游侠,纠集人马,持**,在地方上为非作歹,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,崇尚奢华,人称锦帆贼。青年时停止**,*读诸子。曾任蜀郡丞,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,未受重用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,甘宁率部投奔孙权,开始建功立业。

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,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,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,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。率百余人夜袭曹营,斩得数十首级而回。在逍遥津之战,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,死里逃生。孙权曾说:“孟德有张辽,孤有甘兴霸,足相敌也”。吕蒙曾说:“天下未定,斗将如宁难得,宜容忍之。”

太史慈(166年-206年),字子义,东莱黄县(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)人。东汉末年名将,官至建昌都尉。弓马*练,箭法精良。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。原为刘繇[yáo]部下,后被孙策收降,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,助其扫*江东。孙权统事后,因太史慈能制刘磐[pán],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。

建安十一年(206年)太史慈逝世,死前说道:“丈夫生世,当带三尺之剑,以升天子之阶。今所志未从,奈何而死乎!”(《吴书》,《三国演义》为“大丈夫生于乱世,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;今所志未遂,奈何死乎!”)言讫而亡,年四十一岁。

陆逊(183年-245年3月19日),本名陆议,字伯言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建安八年(203年)入孙权幕府,历任海昌屯田都尉、定威校尉、帐下右部督。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,地位渐至隆崇。
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陆逊参与袭取荆州。蜀章武二年(222年),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,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。吴黄武七年(228年),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。黄龙元年(229年),孙权称帝后,以陆逊为上大将军、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。

赤乌七年(244年)拜为丞相、荆州牧、右都护、总领**事务,领武昌事。孙和、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,次年去世,终年六十三岁,追谥“昭”。

黄盖(生卒年不详),字公覆,零陵泉陵(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)人。东汉末年名将,历仕孙坚、孙策、孙权三任。早年为郡吏,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。孙权即位,诸山越不宾,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,前后九县,所在悉平,迁丹杨都尉。

黄盖为人严肃,善于训练士卒,每每征讨,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赤壁之战时,黄盖前往曹营诈降,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**,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,以功拜武锋中郎将,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。

**《三国演义》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“苦肉计”的故事。不久武陵蛮夷反,攻打城邑,黄盖以五百人,放其半入,拦腰截击,大破诸贼。春去夏来,寇乱尽平。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,加偏将军。官至偏将军、武陵太守。有一子黄柄。

阅读剩余 0%
本站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